1st
激光切割加工中切割管徑的選擇與切割速度的調整策略
一、切割管徑的選擇原則
設備兼容性優先
激光切割管材時,需根據設備設計參數選擇管徑。例如,圓管外徑通常在19mm-219mm之間,方管尺寸為19×19mm至220×220mm。超出此範圍可能導致夾持不穩或切割頭無法聚焦,需優先確認設備規格。
管徑與切割質量關聯
切縫寬度變化:管徑越小,熱聚集效應越明顯,切縫寬度可能增加0.1-0.2mm(如管徑從100mm減至30mm時)。需通過調整焦點位置補償,例如薄壁管采用負離焦(-3mm)減少熱影響。
散熱差異:小管徑(如<30mm)散熱快,熱影響區較小;大管徑(如>100mm)需降低功率或提高輔助氣體壓力(如氧氣壓力增至15Pa),防止局部過熱導致材料變形。
材料特性適配
金屬管材:碳鋼需較高功率(如3000W以上)和低速(6-10m/min),不銹鋼可適當提高速度(10-15m/min)並配合氮氣輔助。
非金屬管材:有機玻璃需低速(3-5m/min)防止燒蝕,木材可高速(15-20m/min)但需控制煙塵。
二、切割速度的調整策略
速度與質量的動態平衡
合理速度範圍:切割速度過快會導致割不穿或掛渣,過慢則切縫變寬、表面粗糙。例如,2mm不銹鋼薄管速度為8-15m/min,8mm碳鋼厚管速度為4m/min。
材料厚度適配:薄管(如2mm)可采用較高速度(12m/min),厚管(如8mm)需降低速度(4m/min)以確保割穿,同時配合輔助氣體壓力調整(如氧氣壓力從12Pa增至15Pa)。
激光功率與速度協同優化
功率匹配:薄管切割時,功率過高會導致燒蝕,需降低至3000W以下;厚管切割時,功率不足會割不穿,需提升至5000W以上。
脈沖頻率與脈寬:高脈沖頻率(如1000Hz)有助於快速去除熔化材料,提高切割效率;短脈寬(如<100ns)可減少熱影響區,避免玻璃等材料因過熱產生裂紋。
輔助氣體壓力調節
氣體類型選擇:氧氣適用於碳鋼切割,可助燃提高效率;氮氣適用於不銹鋼切割,可防止氧化。
氣壓動態調整:高速切割薄管時,提高氣體壓力(如15-20Pa)可快速吹除熔渣;低速切割厚管時,降低氣體壓力(如10-12Pa)可減少熔渣飛濺。
管徑對速度的影響
小管徑切割:管徑越小,熱聚集效應越明顯,需適當降低速度(如減慢10-20%)以防止過熱。例如,切割30mm圓管時速度為10m/min,切割19mm圓管時需降至8m/min。
大管徑切割:管徑越大,散熱越慢,可適當提高速度(如加快5-10%)以提高效率。例如,切割200mm圓管時速度為6m/min,切割150mm圓管時可提升至6.5m/min。
三、實際應用案例
不銹鋼薄管切割
參數設置:功率3000W,速度12m/min,焦點位置-3mm,氮氣壓力12Pa。
效果:切縫寬度0.2mm,表面粗糙度Ra<3.2μm,無掛渣。
碳鋼厚管切割
參數設置:功率5000W,速度4m/min,焦點位置0mm,氧氣壓力15Pa。
效果:切縫寬度0.5mm,表面粗糙度Ra<6.3μm,割穿完全。
有機玻璃管切割
參數設置:功率2000W,速度5m/min,焦點位置0mm,空氣壓力8Pa。
效果:切縫寬度0.3mm,表面光滑,無燒蝕痕跡。